湖北继续教育学院:国家工信部网站备案实名制,湖北省继续教育相关资讯介绍,成绩查询,院校资讯,助学加分,培训课程等信息公布!

-全国咨询电话-

027-51486777

坐标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国家开放大学>热点信息>当前页面

中华骄子 电大良师——记杨振宁教授在中央电大授课

湖北继续教育学院网 2021-09-24 1599
    对电大人来说,1995年1月11日实在是个不寻常的日子,这,国际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教授杨振宁以...

  


  对电大人来说,1995年1月11日实在是个不寻常的日子,这,国际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教授杨振宁以主讲教师的身份,来到了新迁进教委电教大楼的中央电大,开始录制他承诺该校的“大学物理”课程中“当代物理学前沿专题”的部分内容。

  杨振宁,这位蜚声四海的杰出科学家,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巨大,研究范围极广,内容涉及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数学物理等领域。为此,他曾获得过多种科学奖励和荣誉。其中主要有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80年的拉姆福德奖,1985年度美国总统授予的科学奖章,1986年的菲尔茨奖,1994年度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最近,他又获得一项大奖——1995年度鲍威尔奖,杨振宁在1954年提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已与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的研究工作并列,并必将对未来一代产生与这些学者相同的影响。”

  当日上午8时50分,杨振宁教授比约定时间提前10分钟来到电教大楼,在贵宾室,杨振宁教授与中央电大常务副校长张庆,副校长孙天正、陈志龙、陆鑫进行了亲切交谈。杨振宁教授热心询问了电教大楼近期以来的使用情况,并对中央电大的教学、管理及课程制作播出情况做了详细了解。杨振宁教授还向中央电大校领导们介绍了美国相应电视节目的主要内容、形式以及筹资路径等。

  上午10时,杨振宁教授来到大楼多功能厅,开始进行电视授课录像,在讲“20世纪的物理学”中,杨振宁教授以其通俗的语言、严密的推理,重点讲授了对称与物理学的关系。强烈的摄影灯光下,这位73岁的学者神态安然,思路清晰,不时招呼辅助人员投放他随身带来的自制幻灯片,近一个半小时的录像,杨振宁教授几乎一气呵成。

  杨振宁教授来中央电大授课的消息引起了国内新闻界、教育界的不小轰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纷纷派记者前来采访。在贵宾室,当记者发出“中央电大在国内诸多高等学府中不算最的大学,而您为什么欣然同意担任该校主讲教师”的提问时,杨振宁教授回答说:“一年前有朋友向我提及此事,我很高兴地应允下来。我一直认为电视教育影响很大,前程无限,尤其是卫星通讯事业的发展,使得教育变得更加容易,在那些偏远地区也能通过电视转播收看各种节目。广播电视大学是一种很有必要的教育形式,如果有什么人对这一点认识不足的话,那是应当改进的。”杨振宁教授还说,中国目前国力剧增,但跟先进比起来,许多方面还是比较落后的,而电视教育却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教育形式,应当受到应有的重视。他相信,通过中国政府及地方各级政府的不断努力,电视教育中存在的所有问题都会得到圆满解决。

  一直关注中国人才培养问题的杨振宁教授,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还着重谈了他对中美两国教育方式的比较认识。他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由大陆去美国的研究生已达数万人,通过接触和了解,他觉得中国几千年来沿袭的传统教育有其的一面,也有需要改进的一面。中国青年一代乐于听从师长建议,从小受到良好的管理和训练,学习基本上大大优于美国的同时代人,正因为如此,在美国更好的大学里,佼佼者往往都是中国大学学生。但中国传统教育方式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培养出的学生往往胆子小,知识面窄,不敢否定书本上的东西。相比之下,美国教育中那种推崇年轻人自己闯天下的做法,使得青少年从小自己看,自己探索,懂得的东西较多,一些的美国学生因为知识面宽,思路开阔,所以发展潜力比较大,这是中国教育上应当弥补的。

  杨振宁教授对中华民族的感情是深沉浓厚的。杨振宁教授于1922年生于安徽省合肥市,1938年至1942年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完成学士论文后进入清华大学研究院。1945年,23岁的杨振宁教授告别了养育他多年的中华大地,进入美国芝加哥大学,出国近半个世纪,杨振宁教授对曾经养育过他的中国母亲的眷念却时时萦绕心头。早在1971年夏季,杨振宁教授便在强烈的思乡情的驱使下,怀着一颗赤子之心,重新踏上祖国的土地,成为海外知名华人中位访问新中国的爱国人士。从那以后,杨振宁教授以极大的热忱为中美文化交流、中美人民间的互相了解而努力工作,并为促进中国的科学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

  杨振宁教授对如何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认为,人生值得做的事情很多,重要的是选准方向,矢志不移。杨振宁教授的父亲是旧中国第二代留学生,从小受到良好家庭教育的杨振宁,在中学时期即对数学有所偏爱,此后一直乐于钻研数理科学,他说,“我觉得搞科学研究是件很有意义,也很有乐趣的事情。宇宙间有着很复杂的结构和一定的规律,如果有突然弄懂了其中一点,发现了其中最美好的东西,那是一种非常难得的感受。”

  1月13日下午,百忙之中,杨振宁教授再一次来到录课地点,为电大学生讲授他的第二课《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在这一讲中,杨振宁教授通过幻灯向大家展示了他在澳门炮台的一张留影,杨振宁教授告诉大家说,当时拍摄这张照片他是非常感慨的,想到中国人最早发明了火药,后来竟不得不从西方引进先进武器,心情沉重万分。杨振宁教授以大量事实,分析了中国200年来落后于西方的种种原因,但他坚信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科技大国。他认为,中国有数不清的聪明、可造就的青年和长期以来受儒家传统影响培养出的有着勤俭与忍耐精神的一代;其次,中国社会几千年来由儒家传统保守性一面造成的封闭现象正为全民的科技热忱所取代,近2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已是世界公认的奇迹,这些都将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坚实基础。

  录课结束后,杨振宁教授意犹未尽,又回答了大家几个有关物理学的问题。最后,杨振宁教授建议全国电大的同学们多看,多研究,多做些开阔视野的事情,通过这种“渗透性”的学习方法,从狭隘的圈子中解放出来,掌握更多更大量的先进知识,为振兴中华民族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原载于《中国电大教育》1995年第二期)